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推广运用“乡村治理积分制” 激发乡村治理活力——乌兰淖尔镇“人才超市”聚能 乡村文明起势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19日 作者:农牧局 来源:乌海市农牧局 浏览次数:

  

  摘要:依托乌兰淖尔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的“人才超市”项目是一个集合了各类人才的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门类齐全、信息精准、更新及时的“人才超市帮帮团”,上架到人才超市“商品货架”,人才资源如超市里的商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由“土专家”“新农人”,提供一对一帮扶、面对面答疑等“家门口”服务,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农区居民协调解决实际困难,让农区居民可以更加方便的获取到各种农技知识和实践经验,持续不断为农区基层治理贡献力量。

  一、基本情况

  乌海市乌兰淖尔镇成立于2006年,辖区总面积78平方公里,共有户籍人口1553户3892人,常住人口634户1345人。近年来,乌兰淖尔镇着眼破除农区陈规陋习、引导农区居民弘扬新风尚,充分发掘和利用现有资源,发起“人才超市”项目,以开放、共享的理念,吸引来自乌兰淖尔的各类专业人士,用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技能,为乡村移风易俗赋能。

  二、主要做法

  (一)发起“人才超市”,壮大文明实践队伍。“人才超市”项目实施以来,广泛吸纳乌兰淖尔的专业人士、先进典型、老党员和志愿者等各类人才资源,引导各类人才走出“家门”,走进“超市”,加入移风易俗宣传引导队伍中,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把需求送到群众心坎里去,传递文明温度,推动农区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如:农技人才李军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向有需要的农区居民传授先进的农业技术指导和技能培训,通过边学边干的方式,传授农区居民育苗技术,帮助群众解决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疑点和难点问题。

  (二)打造“人才超市”,创新移风易俗方式。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在“人才超市”微信小程序,建立群众点单、超市派单、人才接单运营模式,把各类人才聚在“云端”,实现群众需求与人才智力供给的“双向奔赴”,优化移风易俗的内容和形式。自“人才超市”成立以来,“土专家”“新农人”,向群众提供咨询50余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0余件,逐渐形成人人参与移风易俗、宣传移风易俗、践行移风易俗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用活“人才超市”,传递时代文明风尚。用好用活“人才超市”丰富人才资源,组织举办婚前辅导、婚礼策划、礼仪培训以及邻里互助、技能培训、环保公益等婚俗改革文明实践活动53次,广泛传播文明新风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人才超市”成员刘艳茹在结婚时选择婚事新办,践行“不要彩礼要幸福”的理念,摒弃索取高额彩礼,用自己的行动向村民们展示勤俭节约、文明高尚的生活方式,成为村里移风易俗文明新风尚的典范。

  三、主要成效

  (一)多元纳才,构筑人才汇聚“强磁场”。乌兰淖尔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人才超市”,已集结包括移风易俗示范户、身边好人等在内的各类先进典型50余人,农技、医疗人才25名,通过信息化手段,精准分类、实时更新,形成门类齐全的“人才超市帮帮团”,上架到人才超市“商品货架”,搭建起群众与人才无缝对接的供需平台。

  (二)分众服务,搭建人才兴业“大舞台”。“人才超市”中的“土专家”和“新农人”凭借对当地“人熟、地熟”的优势,将厚养薄葬、反对高价彩礼和大操大办等移风易俗知识带到田间地头和街头巷尾,积极引导农区居民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三)示范引领,展示人才文明“新风采”。“人才超市”作为镇政府零距离服务群众的着力点,用榜样的力量引导身边人,用先进事迹传递新风尚,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乡村振兴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来,有效助力乌兰淖尔镇形成邻里守望相助、家庭团结和睦的良好风俗。

2044168608

2117539122

1144678517

646231697

  

打印 关闭

上一条:

下一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