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真诚坦率、做事执着,自幼热爱绘画;他跟随多位老师学习绘画,提升自身画艺;他投身美育事业,陪伴学生成长。他就是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油画学会会员、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李峰。
学生时代
天赋初显
李峰1980年出生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1991年随家人来到我市。他很小就开始展现美术天赋。六七岁时,他在乡间玩耍时发现了两只色彩斑斓的蝴蝶,想抓住它们,这时母亲制止了他。母亲给李峰讲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悄悄地告诉他这两只蝴蝶就是他们的化身,不应该去打扰它们平静的生活。听完这个故事,李峰深受感动,回到家后迫不及待地将两只蝴蝶画下来。就此,李峰爱上了绘画,开始观察身边的一草一木,然后将它们画下来。“画画让我快乐,让我沉浸其中,也让我找到了表达情感和自我的方式,每完成一幅作品都很有成就感。”李峰说。
上学后,他很珍惜每周一节的美术课,在课堂上全神贯注,充分吸收老师所讲的内容。他将教科书上的图案对照着画了好多次,同时收集糖纸、方便面袋等物品,照着上面的图案画下来。同学看他喜欢绘画,给他拿来打印纸,鼓励他将画画坚持下去,这样他画得更起劲了。当时父母担心绘画影响学习,禁止他画画,但他总是偷偷地画。“有一次,我在家偷偷画画,被父亲发现了,将我画了许久的一沓画稿给烧了,这让我难过了好久。”他说。
学生时代,李峰遇到了赵洪彦和马良两位良师,深深地影响了他的美术之路。赵洪彦成立了一个美术小组,对学生进行特训。“我们一共10多个学生,老师给我们讲了许多绘画技法,带我们去看高仿的世界名画,这让我们大开眼界。”李峰说。他结识马良老师后,老师看他喜欢绘画,免费给他上课,给他讲述国画理论知识,指导他作画。“老师每天布置速写任务,我总是多画几张,让老师指点,通过老师的指点,我很早就可以创作绘画作品了。”他说。
初二时,李峰开始画广告牌。“那是我第一次画广告牌,以前都是自己练习,这是真正的实践,我配了不同颜色的油漆,画银行推出的信用卡,自己第一天画心里怦怦跳,生怕画不好。我连续画了一周的时间才完成,这算是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幅实践美术作品。”他说。在之后,他画过灯笼、灯箱、墙绘,这些经历为他以后的美术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潜心画艺
精品迭出
李峰在职高求学期间系统性地学习了绘画理论与绘画技法。当时学校组织学生外出写生、观展,为学生创造宽松环境,力求让学生打牢美术基本功。这样的学习氛围,让李峰受益匪浅。在校期间,李峰先后去10余个省市进行采风和学习,让他见识了祖国的壮美山河,更学到了前沿的绘画理论,画艺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当时交通不便、路途奔波,外出写生一次需要很长的时间,风餐露宿特别辛苦,甚至伴随着危险。崆峒山写生的经历,就让李峰记忆犹新。当时去崆峒山的写生为期半个月,都是自己做饭,为了有更多时间写生,大家都是凑合吃一口。“当地的蚂蟥非常厉害,我们外出写生,它们乘人不备就钻进裤腿里吸血。那些天我画得太入迷,在画画的过程中都感受不到蚂蟥吸血,每次都是画完才发现,这时候蚂蟥已经‘吃饱喝足’离开了,当时真是深受蚂蟥之苦。”李峰说。
有一次,北京举办了知名画家萨尔瓦多·达利的画展,学校组织学生前去观看。萨尔瓦多·达利是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画家,因其超现实主义作品而闻名,他的作品把怪异梦境般的形象与卓越的绘图技术和受文艺复兴大事影响的绘画技巧混合在一起。“画展上,萨尔瓦多·达利的许多作品将画布裁开,以此打破作品的三维空间,表达作者对于社会的思考。其中一幅作品将大象腿画成蚊子腿,表达其对世界的认知,这种独特的画法让我思考良久,真是开阔眼界。”他说。
学习期间,李峰结识了我市著名画家张胤洲,开始跟随张胤洲学习油画。“张胤洲老师很认真,给我讲授油画理论知识和画法,现场给我示范,指点我创作。跟随老师学习油画,让我接触到了新的艺术门类,也让我思考是否可以将国画的写意风格与油画的写实风格结合起来。”李峰说。工作后,李峰从事广告设计工作,虽然工作繁忙,但他一直坚持绘画,每当有画展开幕的消息,他总是抽出时间去看。
学习绘画20余年,李峰在国画和油画领域皆有收获。他创作的写意油画《夏日正午》取材于市人民公园南门一角,通过焦点透视原理,结合取景地的地形,通过艺术加工将桥面缩小,古楼放大,同时描绘居民的动作,夏日居民消夏闲适的状态展现在作品之上,整体构成了一幅富有意境的写意油画。“这幅作品是我将国画中的写意风格与油画的写实风格进行结合的一个尝试,画作中既有风景、建筑的写意,也有夏日居民状态的写实,突出夏日公园的生机勃勃,居民的闲适美好。”李峰说。最终,这幅作品入选“醉美草原·亮丽北疆”第二届全区美术作品展。除此以外,李峰的创作的作品《日暮秋烟起》《谧色》《又眠秋雨》等作品多次入选自治区和我市画展。2023年,他成为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会员,同年当选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
李峰创作的写意油画《夏的正午》。
投身美育事业
让美的种子生根发芽
李峰投身美育事业源于他的女儿。在女儿三四岁时,一次李峰外出办事,便将绘画材料留在家中,待他回来,他发现女儿画了三四幅画。“女儿当时画的三四幅画非常有灵性,具有很强的创造力,画作里面有女儿对于生活环境的理解。这次偶然,让我思考美术也许可以为孩子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他说。说干就干,他前去上海和深圳考察学习美育教育情况。“这些大城市的美育教育也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先进,许多机构也是应试类的培训,没有深刻地将美的种子根植于孩子心中。”他说。考察归来,他创办了乌海市童画艾易艺术培训有限责任公司,专注儿童美育教育。
投身美育教育10年,李峰的美育理念影响了很多家庭、孩子以及老师,他一直坚持致力于传统美育观念和西方美育体制的完美结合,着重培养儿童的美感和审美情趣,挖掘创造潜能,培养创造能力的同时,注重孩子身心素养的提升。他认为如果从孩童时代学习绘画并长久坚持下去,那么绘画有助于个人在自身创造力、审美能力、思维方式、情感表达和跨界能力等方面得到提升和改变,同时可以掌握绘画这门技艺,推动艺术普及,促进社会进步。
李峰认为美育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要遵循学生自身的想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心理认知,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美育教育。“我一直鼓励孩子不要局限于日常所想,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构思不同寻常的作品。前一段时间,我为孩子们讲述抽象画的理论知识和画法,许多学生画的作品非常有创意,有的学生画出自己心中2050年宇航员样子的作品,非常科幻,有的学生根据《山海经》的描述画出自己心中的动物,这些都让我非常惊喜。”他说。
谈及20余年进行美术创作的艺术感悟,李峰说:“画画首先是讨好自己,画画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我的绘画作品探索从三维空间转化构成二维空间,坚持对人性的思考和人文关怀,坚持对时间与永恒的思考和表达。”
人物小传
李峰,现为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油画学会会员、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
2020年,作品《家园·敖》入选2020内蒙古自治区油画作品展。
2022年,作品《谧色》入选“大河奔流”黄河文化主题美术作品展。
2023年,作品《夏的正午》入选“醉美草原,亮丽北疆”第二届全区美术作品展;作品《又眠秋雨》获得内蒙古草原油画院2023油画写生作品展学术奖。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