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失信行为亮剑 让诚信之花盛开——全市法院执行部门开展“诚信乌海”专项攻坚行动

发布时间:2024/08/26|来源:文明乌海|专栏: 本市动态

分享到

微信图片_20240826102919.png

自8月7日起,全市法院执行部门开展为期2个月的“诚信乌海”专项攻坚行动,主要针对涉案金额为5万元以下的涉金融、涉民生案件。此次行动中,执行法官通过劝说、座谈、拘留等各种形式,雷霆出击、重拳惩赖,集中攻坚,把“诚信乌海”专项攻坚行动打出声势、打出成效。

现场给付 凸显执行成效

“这是执行款3万元,清点无误后,在这里签字确认。”在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款发放现场,执行法官将清点好的现金交到申请执行人手中。

据了解,该案的原告为我市一家物业公司。由于个别业主常年欠缴物业费,劝说催缴都无效,该物业公司将业主告上法庭要求其支付拖欠的物业费。经审理,市中级人民法院最终支持该诉讼请求。然而,被执行人依旧拒不执行判决。无奈,该物业公司申请强制执行。“我们原以为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没想到申请强制执行后,法院很快受理了案件,仅十几天的时间就帮我们执行回了全部款项。”申请执行人闫女士说。

另一边,海勃湾区人民法院执行局的工作人员带着一位申请执行人来到执行现场清点财务,交付钥匙。

该纠纷发生在海勃湾区一小区内。该小区的一套物业用房所有权归我市一家公司所有,而房屋一直由被执行人杨某使用。在房屋使用问题上,双方发生合同纠纷,于是该公司将杨某告上法庭,要求归还房屋并补偿房屋使用期间的损失和租金等。经海勃湾区人民法院审理后,支持原告申请,要求被告腾退房屋并支付原告6万余元的费用。

在执行过程中,杨某没有足够的资金支付申请执行人,经海勃湾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工作人员调解,杨某的金钱给付债务用81件酒以物抵债,同时尽快腾退房屋。

“我们5月份申请执行,8月初案子就执行完成,过程中可以看到海勃湾区人民法院执行局的工作人员一直在为案子奔波,执行效率高,我们对现在的结果非常满意。”申请执行人张女士说。

“通过前期与双方多次沟通协商,最终案件执行比较顺利。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履职尽责,认真对待每一起执行案件,保障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海勃湾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执行法官杨文娟说。

据了解,专项行动期间,全市法院共执结案件30余件,执行到位金额416.85万元。

调解劝说 展现司法温情

“作为执行法官,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是我们的工作。根据判决结果显示,这间房屋归申请执行人所有,你们要遵守判决结果,而不是霸占房屋。如果对判决结果不满意可以提起上诉,或者找律师重新起诉。后续你们还是拒不执行的话,我们会对你女儿,也就是当事人采取强制措施。”乌达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塔斯少布说。

该案为一起物权保护纠纷案件。申请执行人刘某与被执行人马某曾为婆媳关系,刘某的儿子与马某居住的房屋在刘某名下。二人离婚后,马某一直占据刘某房屋拒不搬离,刘某遂起诉要求马某归还房屋。

经乌达区人民法院审理后,支持了刘某的上诉请求,但马某的母亲拒不搬离。该案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因为被执行人的母亲一直声称申请执行人欠她的钱,但又提供不了证据支持该说法。执行法官要求她去法院另案起诉,她也不同意。现在,她的诉求是将该房屋过户至她外孙的名下。“我们之所以还没有强制执行是希望尽量调解双方矛盾,毕竟刘某的儿子和马某还有2个孩子,闹得太僵对孩子不好,这也是我们体现司法温情的工作方式。”塔斯少布说,如果被执行人长期采取各种手段拒绝执行,执行法官将会采取强制措施。

这样的案件在执行法官工作过程中不时会遇到,很多人对判决结果不满意,拒绝执行。对此,塔斯少布说:“法院审理案件必须基于证据,而非个人情感。作为执行法官,我们要做的是根据法律判决结果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无论被执行人是否有委屈,都要诉至法院,递交证据,而非对抗执行。”

在海勃湾区,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执行法官驱车来到我市一家企业查看抵押物,同时邀请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双方座谈。

该案申请执行人为我市一家银行,被执行人在该银行贷款,后因经营状况不好,无法偿还贷款。该案涉及民生与营商环境交叉等问题,成为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重点关注案件。

“被执行企业拥有自治区少有的资质,且该企业雇佣多名残疾员工,一旦企业倒闭,这些员工将面临失业。对于银行来说,拍卖抵押物可以挽回一定损失,但是还是无法完成还款。所以,我们约见双方,让他们相互了解实际困难,争取达成执行和解,寻求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既保障银行的正常秩序,也能够让企业恢复生产,创造一定的社会价值。”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陈志民说。

这两个案件生动体现了我市法院执行部门坚持强制执行与柔性执法并存、释法与释理同行的工作方法,着力破解执行工作中的痛点、难点、堵点,用“真金白银”兑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以实际行动让公平正义更加可感可触。

司法拘留 彰显法律威严

在此次执行活动中,我市法院执行部门也展现了“硬核”的一面。

“张某,因你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本院现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决定对你予以拘传。”在海勃湾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内,执行法官决定对张某采取强制措施。

该案申请执行人张某与被执行人李某系朋友关系。李某向张某借3万元,出于信任,张某便将钱借出。此后多年,李某均以没钱为由拒不偿还借款,张某遂诉至海勃湾区人民法院。经判决后,面对海勃湾区人民法院执行局的工作人员,李某依旧以没钱为由拒不还钱,甚至出现找不到人的情况。海勃湾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决定在李某出现后对其司法拘留。

迫于司法威严,张某当场与申请执行人李某达成和解协议,按月还款直至还清,双方当场签字确认。随后,执行法官告知李某,如他在还款过程中出现拒不还款或找不到人的情况,将重新启动司法拘留程序。

“此次‘诚信乌海’专项攻坚行动,我们挑选了各类具有典型性的案例,希望通过这些案件达到教育目的。”陈志民说。

“诚信是立身之本,守法是公民的义务。生效法律确定的义务,每个公民都应自觉主动履行,不要心存侥幸、规避执行,更不要因不懂法将民事责任‘赖’成刑事责任。”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单雪瑞说。

接下来,全市法院执行部门将把这次专项行动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继续秉承文明执行、善意执行理念,依法严厉打击恶意规避执行、抗拒执行行为,切实维护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努力营造全民守信的良好社会氛围。


文章搜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Baidu
map